脊髓空洞症大辞典

SYRINGOMYELIA DICTIONARY

疼痛疾病常用非创伤治疗方法

由于疼痛过程相当复杂,并且涉及到机体各个系统,单一的治疗方法对那些来自不同原因的疼痛常常只能临时镇痛或者临时疼痛缓解。因此,针对不同的疼痛需要在镇痛治疗的同时找到疼痛的原因,以进行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对疼痛进行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疗法、神经阻滞疗法、物理疗法、推拿按摩疗法、针灸疗法、SSP、TENS、 手术疗法、心理疗法、和其他疗法对疼痛进行治疗。

一, 药物疗法

主要有镇痛药物和辅助药物两类。镇痛药物包括NSAID(也包括:水杨酸类、COX II抑制剂、等)和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是一些调理性药物,包括营养性药物,如:各种维生素类,改善微循环和提高免疫的药物。

理想的临床镇痛药物是需要能对抗临床常见的各型急、慢性疼痛。镇痛域内发生耐药性低。良好的长期应用耐受性。依赖性和滥用倾向无或低。与其他药物无相互作用。多种剂型,抗痛谱广泛。在镇痛药物应用技巧方面主要强调:急性疼痛:要求迅速镇痛,应选速释剂或非胃肠道用药途径。慢性疼痛: 应选长效镇痛药。充分了解作用、副作用、使用方法。重视伴随症状的治疗。适时进行药物的切换。

1 麻醉性镇痛药物

麻醉性镇痛药物有两大类:阿片类生物碱:吗啡、可待因等和人工合成类:杜冷丁、芬太尼等。这类药物主要用来治疗顽固性痛症,特别是癌痛的主要手段。共同药理是具有选择性镇痛作用,缓解疼痛的同时意识和其他感觉不受影响。镇静作用明显,能消除因疼痛引起的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反应,显著提高疼痛的耐受力。主要副作用有眩晕、恶心、呕吐、便秘、搔痒、呼吸抑制等。禁忌症有婴儿、哺乳期妇女、肝功不全、肺心病、哮喘、颅脑损伤等。

2 NSAID类镇痛药物

药理特点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的作用。种类繁多,多数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共同作用基础—抑制环化加氧酶,减少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具有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对慢性钝痛效果好。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关节痛、通经等。对创伤性剧痛、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作用部位在外周,不产生欣快症、无成瘾性,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但是,NSAID类药物有时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表现有上腹部 不适,恶心、呕吐等。 大剂量时可引起胃溃疡及无痛性胃出血。凝血障碍:阿斯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长期大量应用可抑制凝血酶原形成,术前应用值得注意。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水杨酸反应:剂量过大可出现恶心、头痛、耳鸣、视觉减退、听觉异常,甚至精神错乱。

NSAID类进展发现此类药物里含有前列腺素合成酶环氧酶(COX),COXⅠ构成型酶,正常存在于组织中,如胃肠道。COXⅡ诱导性酶,在炎症时产生。COXⅡ选择性抑制剂,此类药物可以避免大量的NSAID药物的副作用,如:赛罗西布等。

3 目前常用镇痛药物的比较

NSAID外周镇痛剂是临床一线镇痛药。副作用发生率高达25%,长期应用欠妥。疗效的影响,应用受到限制。COXII选择性抑制剂可以避免许多副作用,但会造成水钠储留,对有心血管疾患的患者需要小心。阿片类药物•中枢镇痛剂,治疗中重度疼痛。有耐药性和依赖性,滥用的危险,副作用也大。

4辅助和调理性用药

疼痛可以是一个全身的病理生理过程表现在机体某个局部的感觉。所以局部或者全身的营养状态、微血管情况、机体的免疫状况等的改变都常是引起疼痛的诱因。所以恰当的补充改善这些情况和状况的药物常有益于疼痛的恢复和减低治疗后疼痛的复发。

二 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是一个古老的疗法,远古时代人类就知道利用针刺的方法治疗疼痛,几乎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针刺疗法。但目前在国内外最常用的疼痛针刺疗法包括了:针灸疗法、小针刀技术、银质针技术、神经阻滞疗法等。所有的针刺疗法的主要作用均有松解组织粘连、消除硬结条索、减轻组织压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加快水肿吸收、解除血管神经卡压,达到消炎镇痛、祛除麻木、恢复功能。

1:针灸

针灸以中医哲学为理论,经络学说为基础;不但治疗疼痛,似乎还可治疗百病。这种疗法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经久不衰。针灸行针以经络的穴位为准,可深可浅入针,主要应用于各种针灸疗法中,理论基础是中医的辨证施治、虚则补之、盛则泻之,循经取穴、以痛为腧……。不同穴位、部位进针的角度、方向、深度都很有讲究。行针的基本手法是提插和捻转,以及循法、刮柄、弹针、摇、震颤、飞针等方法,治疗范围广,几乎涉及各个科的疾病,如内科、外科、妇科、骨伤科、小儿科等,甚至包括医疗保健减肥戒毒。优点是损伤极小,十分安全。但其缺点是需要长时间运针手法、留针、反复多次治疗,远期效果一般。

2:针刀技术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不开刀的闭合性微创手术疗法。针刀有各种型号和模式,针身有长、短、粗、细、直、弯、钩;针的刃口有直刃、斜刃、凹刃、单刃、双刃、宽刃、窄刃等。如今的小针刀已不再局限于针身直径1.0mm、刃口0.8mm。医师可根据病情、病变部位和设计需要选择相应针刀型。对病变组织进行分离松解、切割铲剥、顺畅疏导,治病机理与施刀方法独具特色。该针发明者朱汉章教授强调针刀对疾病的治疗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现代医学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生物力学上的;取中医针刺进入人体内治疗的理念。一些出身于中医专家认为针刀医学源于中医学,从诊断到治疗,"针"和"刀"相辅相成。突出针刀治疗是对人体引起强化刺激作用,用来实现调动人体本身巨大的自我保护和修复能力,在病损区域内根据需要做切割、铲剥、及较大范围分离松解。因此治疗疼痛效果较好。

3:银质针技术

银质针针刺疗法是上海宣蛰人主任在“针灸疗法”的基础上,“以针代刀”治疗软组织疼痛,称为“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针身直径约1.1mm,由针球(即针尾)、针柄、针身和针尖等四部分组成。针体较长共分有四个型号,针体的总长度分为Ⅰ号600px、Ⅱ号525px、Ⅲ号450px、Ⅳ号400px。治疗部位以“压痛点”为主.“密集”:根据疼痛部位范围,按50px的针距,一次治疗可刺入几十针或上百针。进针形式:有直刺、斜刺、平刺、骨膜下刺、钻刺、围刺共6种。每一针尾设有艾球装置,当针刺完毕后,点燃艾球。“以针代刀”的思维理念,讲究“治痛”,而不仅仅是镇痛。有一套独创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技术。在施以治疗前,首先要掌握好头、颈、肩、背、臂、腰、骶、臀、腿痛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技术,正确认识头、颈、肩、背、臂、腰、骶、臀、腿痛的压痛点,全面认识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的一系列有规律的敏感压痛点与由此而引起的局部痛、传导痛或并发椎-基动脉供血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循环系统功能紊乱、呼吸系统功能紊乱、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泌尿生殖系统功能紊乱、运动系统功能紊乱等征象。银质针与毫针不仅制作材料不同,治疗上也有不少区别。而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有一整套新颖的软组织外科学理论上,以西医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影象学以及中医伤科等中西医结合形式为基础,分析引起病征的原因,以针代刀,从治痛入手,在“压痛点”上下工夫。进针形式采用直刺、斜刺、平刺、骨膜下刺、钻刺、围刺等6种手法,并在每一针尾点燃艾球,使银质针针尖升温,以彻底解除无菌性炎症引起的颈肩腰背臀腿等软组织疼痛。银质针较窄。

4:神经阻滞疗法

神经阻滞疗法是西医的传统疼痛治疗方法。是将一定的药物注射于痛点、关节囊、神经干等部位,可以起到消炎止痛,解除痉挛等作用,这样的治疗可以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病变局部,在病变局部发挥最大的治疗作用。不同的药物可以起到不同的治疗作用。譬如疼痛剧烈的急性病症,可以给予强的松龙、利多卡因等消炎止痛药,以消除局部炎性水肿,促进炎症吸收,并缓解肌肉痉挛。对有粘连的慢性病灶可选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药,以消除粘连,软坚散结,去瘀生新,改善组织代谢和缓解疼痛多种作用。有人担心所选用激素药物会对人体造成副作用,其实由于封闭治疗用药量较小,不会对人体带来什么影响。因此神经阻滞疗法有给药直接,疗效迅速的优点。有些疾病经封闭治疗可以获痊愈。应注意无菌操作,注射部位准确,用药选择恰当等问题

三 物理疗法

应用物理因素治疗疼痛疾病的方法称物理疗法。其内容包括应用天然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素,如电、光、声、磁、冷、热、机械等治疗方法。物理疗法可降低神经兴奋性,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加速致痛物质的排泄,对消除或减轻炎症、创伤、肌肉痉挛、代谢、精神性疼痛均有明显疗效。当前康复治疗疼痛有多种方法,这里只简述:经皮电子神经刺激仪、微波治疗仪和超声波治疗仪。

1 经皮电子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简称TENS)是根据疼痛闸门控制学说于70年代发展起来,应用电池供电的袖珍仪器以治疗疼痛为主的无损伤性治疗方法。产生镇痛作用的TENS的强度往往只兴奋A类纤维。在肌电图上使外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A波产生去同步,对传导伤害性信息的C波没有影响,但明显减弱甚至完全抑制A和C传入引起的背角神经元的反应,TENS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背角神经元的自发性动作电位活动亦明显减少。阿片肽在两种方式的TENS镇痛中作用有所不同。高强度针刺样TENS(2Hz)引起的镇痛可以被纳络酮逆转,腰段脑脊液中的脑啡肽明显升高,而强啡肽无明显变化,说明内源性阿片肽起重要作用。常规TENS(弱强度、100Hz)使强啡肽有所升高,脑啡肽不受影响。高强度、高频率(100Hz)的TENS 的作用能被印防己毒素(picrotoxin)逆转,说明GABA能神经元参与了镇痛机制。临床应用于对各种疼痛的镇痛、改善周围血液循环、促进骨折和伤口愈合、和其它治疗作用。

2  超声波治疗

超声波治疗作用的基础是机械作用、热作用和理化作用,而前者是最基本的原发作用,它对组织细胞产生细微的按摩作用,使组织软化,增强渗透,提高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刺激神经系统及细胞功能。超声波的热作用,除了普遍吸收外还存在选择性,如在不同组织的界面上特别是在骨膜上产生局部高温。此外,超声波在治疗剂量尚可使组织的PH值向碱性方面变化,有利于减轻急性炎症伴有酸中毒和疼痛。

3  微波治疗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流,应用微波电流对疾病进行治疗和康复的方法称为“微波疗法”。与中波、短波及超短波一样,微波可以在人体内产生发热反应。但区别是,微波在人体内产生的热量分布更均匀,即使在人体深部的组织内,也可产生较强的发热反应。同时,微波疗法还有剂量准确,操作方便等优点。主要针对肿胀性的疼痛。

4 冲击波治疗

冲击波疗法是利用冲击波发生器产生的高能冲击波能量,经聚集后进入特定的部位,通过冲击波能量对人体内部组织产生的物理和生理效应,达到治疗目的。机械振荡作用和压力差效应,可以松解关节和软组织的粘连;刺激活化细胞,改善红细胞的吸氧功能,加速微循环,提高代谢;温热和空化效应、触变作用,对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多种慢性损伤性疾病导致的疼痛均有效果。

四 运动锻炼疗法和手法技术

运动疗法可以治疗疼痛是因为骨骼肌肌肉萎缩或部份肌纤维衰弱、关节的粘连或骨骼肌肌肉的痉挛或部份肌纤维痉挛或过大张力,都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这种疼痛被认为是神经系统对骨骼肌的运动控制失调,造成神经肌系统和人体运动系统的力学上的不平衡所致。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神经肌系统的训练,以运动康复训练技术,并和手法技术一起结合,可以达到完全的镇痛效果。目前常用的这些疗法有:悬吊式技术、传统健身武术、亚玲操、各种康复器材训练、等速机、等。但是,现代医学和康复学的发展已经认识到了人体活动肌和稳定肌间的差别,在训练学中的差异和不同特点,这一点值得临床医师和治疗师的注意,需要对这方面的知识加以认识。

2020年10月19日 10:22
浏览量:0